「“十四五”上海發展與滬港合作」成功舉辦

由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上海社會科學院、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共同主辦,由一國兩制研究中、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上海香港聯會、圈傳媒及華潤集團協辦的「2021滬港合作與發展研討會」9日在上海和香港兩地成功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作出總結發言,全文如下:

今天,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上海市政協、上海社科院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等組織合辦大型研討會,主題是「“十四五”上海發展與滬港合作」。

研討會辦得很成功,17位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就一系列題目,包括貫通滬港合作的戰略和十四五宏觀政策下兩地合作的新潛能進行深入探討,產業方面則包括國際金融、科技和貿易中心的建設。

我聽了一整天的發言,深受啟發,以下是我的總結發言。

「感謝所有講者,也感謝各位優秀的香港年輕朋友的分享,我很羡慕我們在上海的年輕朋友。

今天的研討會是一場思想和信息交流的盛會,我全程洗耳恭聽了,很受啟發。由於信息、意見和建議很多,我以下的發言,不能說是總結,僅是一些初步的體會,同時也是我對下一步工作的初步的個人想法。

舉辦研討會不難,但研討會要辦得成功,除了要有充分的交流之外,還要有後續的跟進工作。今天的研討會,對滬港在新時期的合作可以發揮長遠影響,哪怕僅是一兩個今天講者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可以化為成果。

香港和上海是我們國家實施兩種不同制度的兩個主要城市,今後如何更好合作,共同貢獻國家,服務大局,這是我們思考的方向。蔡來興先生今天說了:「想不到的永遠做不到」,我認為我們應該解放思想,繼續想,我們尤其要想滬港兩地的大事是什麼?要想兩地怎樣集中雙方的力量辦大事,我認為這是我們要想的焦點,是我們繼續努力的態度。

今天的研討會,就介紹滬港兩地最新發展情況、趨勢和規劃來説,尤其是介紹上海的新區域平台來說,我們是已經做到了,而且效果是好的,但是下去我們還要不斷的向兩地社會做好宣傳工作,如果滬港社會相互不全面了解對方的發展機遇,包括剛才黃碧茵說的「不知道」,兩地就下可能有全面和充分的合作。

我們集中力量辦什麼大事?從大概念來說,滬港在十四五規劃中都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創中心,但這僅是從大概念上的重叠,在具體內涵上,滬港雙方怎樣錯位發展,促成互惠互補合作、避免惡性競爭,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回顧滬港合作的歷史,應該說兩地的合作迄今是非常成功的,是互利的,而且是對國家有貢獻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合作,主要是投資項目引導的合作,包括在房地產投資、金融投資、貿易活動方面等的合作,都是由於上海方面提出投資項目,配以一些拆墻鬆綁的政策,給予行政便利,引進香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1988年上海第一次批租(位於虹橋開發區)的土地,成功賣給當時已經在香港經營的日本華僑投資者,促成了上海和整個中國內地的房地產市場迅猛發展,和上海基本建設的飛躍,也是這種投資項目引導兩地合作的一個例子。

這種合作下去當然要繼續,同時我們也要思考,有沒有、有哪些戰略目標引導,甚至是戰略目標主導的合作?是岳毅先生提的哪一個金融活動領域,或者是高秉強教授談的芯片?這是我今天一天思考的問題。

香港作為一個合作方,優勢是國際聯繫,包括聯繫國內外人才,技術、機構和資金,以及王緝憲教授剛才說的使用外國數據的聯繫,這些聯繫能力,叠加起來就是我經常提的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功能。

香港社會的本質,是小政府,大社會,這種本質和內地社會不同,和比如說新加坡這些外國國家也不同,在配合國家戰略發展目標的問題上,特區政府肯定有職能,也有公權力,但在推動滬港下一步合作的問題上,我們也不能忽略香港民間的功能,力量和靈活性。

王德忠院長今天上午說我們要深耕滬港合作,我十分同意,同時我認為兩地要積極主動去找戰略性合作的課題。

最後我再次感謝各合辦單位和各位講者,我希望今天之後,大家的所講所聽所想經過進一步沉澱,可以共同梳理出一些頭緒,咬住兩三個課題,研究和推動兩地合作的新方向、新平台、新焦點和新機會。

謝謝大家,再見」。

 

2021-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