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睇新聞】神舟十三號「三人組」開啟半年太空之旅 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即將「收官」

昨日(16日)0時23分,伴隨著柔和的月光,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此後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三位航天員在9時58分先後進入中國空間站,正式成為空間站第二批「住戶」。

曾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的翟志剛擔任本次飛行乘組的指令長,而女航天員王亞平則將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性航天員。

早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9月17日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返回。當時內地媒體就已經報道指,的新「三人組」將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近期發射升空。

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劃過夜空,伴月飛行。

本月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指,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至本周四,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正式終於公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在周六凌晨零時23分發射升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亦在同日公佈。

本次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後,是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埠,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按照計劃,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將工作生活約6個月,此後搭乘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

這意味著,中國人將首次在太空歡度春節:守歲的祝福將首次從遙遠太空傳來。

三位航天員已經進入空間站中。

航天員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介紹,本次任務有五大主要目的:

一是開展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

二是進行2-3次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雙臂組合轉接件及懸掛裝置,為後續空間站建造任務作準備;

三是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

四是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出征儀式上,翟志剛(中)、王亞平(右)和葉光富(左)向大家敬禮致意。

「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中國的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官媒評論說,本次神舟十三號任務,是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

發布會上就指出,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

據了解,未來在空間站建造階段,中國還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

中國此後會首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運送補給物資,為隨後實施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做準備。之後,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駐留期間,將先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進行艙段轉位,在2022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

中國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翟志剛(中)、王亞平(右)和葉光富早前合影。

而隨後中國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補給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五號乘組將與神舟十四號乘組開展在軌輪換。對空間站狀態進行全面評估後,轉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後續,將擇機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與空間站共軌長期獨立飛行,開展巡天觀測,短期停靠空間站進行補給和維護升級。

「高高興興飛出去,兢兢業業飛行,安安全全飛回來」

本周四下午5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3名乘組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舉行了見面會,

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專業技術少將軍銜的翟志剛已經是第二次上太空。2008年9月,他受命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任務期間,更成為第一位在太空中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翟志剛是黑龍江人,1966年10月出生,他小時候家境困難,母親賣瓜子供他讀書,他亦刻苦學習,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從考入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後來,又在1998年1月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不過,早前他都還是「備份」,直到神舟七號任務,才得以「轉正」。

此次時隔十三年再度進入太空,翟志剛說,「除了激動振奮之外,更感到了壓力。」他表示,相比13年前,本次飛行任務有不只一次出艙活動,更偏向技術的應用,且更複雜、更艱巨、更具挑戰。

翟志剛說:「高高興興地飛出去,兢兢業業地飛行,安安全全地飛回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務完成好!」

出征儀式上,為三位航天員送行的民眾。

「媽媽去太空給你摘星星」

女性航天員王亞平可能是執行本次任務的航天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她來自山東,還是一位「八零後」,生於1980年1月,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大校軍銜。

王亞平2013年曾參與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在任務期間,神舟十號舉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而主講就是王亞平,她為全國6000萬中小學生生動介紹了各種物理知識。返回地球以後,「王老師」亦曾多次參加活動,向全國各地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識。

在此前舉行的見面會上,一位新疆和田地區的11歲維吾爾族小朋友告訴王亞平,中西部小朋友給乘組準備了一份神秘禮物,已經送達空間站。她向王亞平提問:「這次您還會再在太空給我們講課嗎?想對我們青少年說點什麼?」

王亞平的女兒也到現場給媽媽送行。知道媽媽要離開半年,小朋友忍不住落淚。

根據計劃,本次神舟十三號任務確實有科普教育內容。不過,具體形式,王亞平說:「暫時保密,相信一定會給孩子們帶來驚喜。」

當年「神十」任務時,33歲的王亞平還沒有當媽媽,如今她已經有了一個五歲的女兒。她表示:「我一直都在想如何讓她做好跟媽媽分別六個月的準備,於是我們倆互相佈置任務,我希望她能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好好學習。她讓我飛行回來的時候,多給她摘星星,並分享給她的同學。」

王亞平的女兒周五晚上也來到出征儀式現場,為媽媽送行。知道媽媽即將「出差」太空半年,小女孩流下了不捨的眼淚,許多看到這一幕的網民紛紛安慰:「別難過,媽媽去給你摘星星了!」

周五晚,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中)、王亞平(左)和葉光富(右)在返回艙內靜待發射。

「希望能飽覽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另一位航天員葉光富是四川人,同是「八零後」, 1980年9月出生,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他在2010年5月,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本次任務,是他第一次進入太空。

葉光富在早前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對於這次飛行,他非常期待以全新的角度感受浩瀚太空,「欣賞我們生活的美麗星球,也希望能飽覽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早在2016年,他曾作為中國航天員的代表參加歐空局2016年度的國際航天員洞穴訓練。當時,來自5個國家的6名航天員,在特殊的地下洞穴環境中相互學習,順利完成各項任務。

「這次難忘的國際合作,也讓我深刻感受到,探索浩瀚太空、建設太空家園,是我們所有航天員共同的使命和追求。」

葉光富還期待,有一天能夠與國際航天員一起遨遊太空,甚至有一天,國際航天員能來到中國的空間站做客。

火箭劃破夜空,留下一道長長的發射軌跡。

歡迎其他國家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

對於中國空間站如何展開國際合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家的航天機構,以及聯合國外空司、歐空局等航天組織簽署了合作框架協定,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

林西強表示,中國空間站的建成將為開展包括航天員聯合飛行在內的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提出了這方面的意願。在航天員選拔訓練方面,也已經開展了合作。他說,對於其他國家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展開國際合作,我們持歡迎態度,相信在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進入運營與應用發展階段後,大家將會看到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的飛行。圖:新華社、中新社、央視截圖、微博@Jeff的星空之旅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