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北京舉行 六涉港項目獲獎

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一個國際組織。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此外,本次還有六項涉港項目獲獎,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主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香港科技大學吳宏偉教授主導的《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於肥胖使肝臟內積累過多脂肪,為目前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影響全球15%至40%的人口。于君及其團隊自18年前從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對該疾病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首次全面闡述從單純性脂肪肝發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的關鍵分子機制及療效靶點,其研究成果為臨床上研究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團隊還首次揭示了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發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關肝癌的重要分子機制及治療靶點。

香港科技大學吳宏偉教授。

由科大吳宏偉教授主導,參與者包括香港大學李焯芬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戴福初教授以及趙仲輝教授的《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項目本次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吳宏偉教授參與的「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節約型基坑支護新技術及應用」曾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徐義剛研究員主導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與地幔柱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香港大學王焰參與。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高密度高可靠電子封裝關鍵技術及成套工藝》項目,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名,華中科技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糖尿病免疫診斷與治療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由湖南省提名,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香港大學等共同參與。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中醫藥循證研究「四證」方法學體系創建及應用》項目,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名,由北京中醫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共同完成。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的最高等級,每年評審一次。獎金的數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規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