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府正與內地積極商討通關問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接受本港傳媒訪問時表示,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需要與內地就確診個案的定義達成共識,確定當出現哪類個案時便需要啟動熔斷機制。
據星島日報報道,陳肇始指,雙方稍後要就熔斷機制的設立,包括就確診個案的定義達成共識。她說,當有確診個案並帶來風險,就應該熔斷,但當然不希望「不斷熔斷」,因此需要控制好本地疫情,達至持續清零。至於通關配額方面,陳肇始表示,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強調商討的過程是有建設性及互相理解。
另外,港府近日就各類食肆強制使用「安心出行」諮詢業界,陳肇始表示,業界初步認為可行,但要給些時間做。她指,市民使用「安心出行」程式,可以得知自己是否到過確診者到過的地方,即時透過檢測得出結果。愈多地方使用「安心出行」,防疫抗疫會更有效及到位,「會慢慢擴大做」。
陳肇始說,任何防疫抗疫措施,例如檢測及帶口罩都會帶來不便,希望在疫情常態化下,市民接受防疫措施是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特區政府近日亦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包括收緊確診病人出院條件,以及取消大部分入境豁免群組。對於政府仍有甚麼措施需要做,才能達成通關,陳肇始指,現時本地暫時已經「清零」,會繼續維持相關措施,但相信外防輸入的政策與通關有較大關係。
陳肇始解釋,外地的疫情仍然嚴峻,加上不少地區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與本港並不一致。雖然現時的機制可以堵截輸入個案,但仍不能夠掉以輕心,「有需要優化都會優化、有需要加強都會加強」。
陳肇始強調,特區政府「好緊張」疫情的控制,包括患者潛伏期到過的地方,以及要求緊密接觸者強制檢測,有個案的時候希望很快可以堵截,不希望為內地帶來額外的風險。而本港在通關後,需與內地加強溝通,確保一旦有確診患者到達內地,個案追蹤辦公室等部門可以交換資訊。
來源:香港商報網[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