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食環署正與飲食業界商討擴大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事宜,創科局正研究到内地時如何將「安心出行」轉為健康碼,一旦有市民持陰性檢測證明過關,其後若證實曾去過有確診個案逗留地方或屬密切接觸者,有關資料一定要提交内地,以便追蹤。
陳肇始指,有關安排並非個人私隱問題,而是涉及公共衛生,若市民選擇到內地,就要遵從内地做法。陳肇始續指,仍與內地討論通關後的熔斷機制安排,非因雙方出現分歧,只是本港對輸入或輸入關連個案有特別定義,需向内地解釋本港如何處理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強調政府過去有需要時亦有封區甚至安排住戶到檢疫中心,即使和内地做法不完全一樣,在防疫上仍能達到效果。
在過關進度方面,陳肇始提到早前與內地專家舉行會議,已初步就健康碼及熔斷機制進行討論,特區政府亦已向内地提交報告,期望爭取内地盡早派人來港視察並舉行雙方第二次對接會議,將視乎情況訂立通關時間表。
食肆現時就已要求C類及D類員工接種,D類食肆顧客亦要有三分之二人完成接種,陳肇始認為做法可令市民安心與增加疫苗接種率。若得到社會接受,會將有關做法進一步推展到其他處所,視乎市民逗留時間和疫情風險制定優先次序。
陳肇始又表示,政府正就強制B類食肆堂食客人使用安心出行和業界商討,至於12月立法會選舉的票站毋須使用安心出行,她指當局對於選舉安排有經驗,相信是經過討論,政府或需多進行解說。
至於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建議推行「疫苗護照」,陳肇始認為市民出入戲院及健身室等場所都應接種疫苗,並重申擴展使用安心出行的同時,市民接種疫苗更為重要。
關注有豁免檢疫的機組人員返回社區後確診,當局已和涉及的航空公司會面,要求調查和跟進。陳肇始指,由於客貨運對市民生活和經濟有重要性,政府已經加强閉環管理措施,包括要求機組人員返回居住地方後盡量不外出,並接受快速測試,政府會繼續以風險爲本,維持必要的往來暢順。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