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泰機組人員引爆的第五波Omicron疫情極速擴散,火頭處處,全城風聲鶴唳。發生於1月3日的百人宴會,因同場有初步確診者,一眾出席者包括多位官員及議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隔離檢疫。疫情爆發,通關無期,事件暴露了香港抗疫存在的問題,值得反思。

百人宴敲響警鐘。「病毒不認人,抗疫無例外!」防疫抗疫容不得鬆懈僥倖。特區政府1月5日緊急推出「最嚴厲」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晚市堂食,要求市民遵守防疫措施減少聚集,務求盡快遏制疫情。專家指,相關措施應該更嚴,安心出行的追蹤功能必須完善。否則,香港只會陷入無限循環的抗疫噩夢中。
病毒不認人 抗疫無例外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在社區爆發多條傳播鏈,疫情愈演愈烈。引發本次疫情的癥結包括「外防輸入」漏洞以及「防疫意識」的鬆懈。
在歐美Omicron大爆發之後,國泰航空仍採取「客機去、貨機返」的方案,讓原本客機機組人員,返港時變貨機機組人員身份豁免酒店檢疫。這讓香港的外防輸入中門大開,而國泰航空的空少空姐違規離開住所、跨區聚會,外出食飯,如此不自律,「又一城望月樓群組」又豈會是偶然!
另一方面,香港抗疫已經持續兩年,防疫抗疫神經鬆懈了,市民外出吃飯聚會成為日常。事實上病毒唔識人,不管是普通市民還是官員議員,不嚴防死守,病毒就會趁虛而入。行會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用「幾嚴重」形容「百人宴」事件,認為官員致賀無可厚非,但留下吃飯則有點浪費時間。
專家:政府社區都缺乏危機感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政府官員出席大型宴會確實構成一定風險,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內部及社區仍缺乏危機感。他強調社區內已經「火頭處處」,現時最重要是「滅火」。
「百人宴」事件或許可以視為香港防抗疫情的一面鏡子,令香港市民醒悟:病毒唔認人,是不分階層、場所。因此在疫情之下,每一個人都不能心存僥倖,一方面要做好防疫措施,一方面要避免出席大型的社交聚會,即使有必須出席的活動,都要在活動上做好防疫措施。
安心有漏洞 追蹤要跟進
用了「安心出行」,出行就「安心」嗎?這個手機程式一方面在不斷優化,另一方面,也不斷暴露出新的問題與漏洞,備受社會關注。
議員倡採用實名制
現時政府要求,市民出入許多場所要掃描安心出行,但離開場所後呢?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就「百人宴」情況見記者時表示,出席的官員必須證明自己何時離開宴會,證明方式包括「安心出行」紀錄。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表示,自己當日進場時「嘟」了「安心出行」,但離場時忘記「確認離開」,後續耗費許多精力來確認。她感受深刻地說,入場時候「唔『嘟』唔畀入」,離場時無人提醒,會影響對後續的行程追蹤,對於盡早防止病毒擴散極為不利。她建議善用科技,安心出行應加上追蹤功能,「最好像健康碼一樣,經過門口就已經自動『嘟』咗。」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連日疾呼,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極快,又一城望月樓的感染群組等,證明單靠「安心出行」現有功能提醒密切接觸者,未能滿足現時防疫抗疫需要。他認為不能單靠市民自律,有需要追加追蹤功能,同時建議政府考慮將「安心出行」實名制,讓市民透過簡易登記,將個人身份和接種紀錄等與手機號碼捆綁,加強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功能。他還建議,「安心出行」可顯示不同的顏色警示,例如收到風險警示的市民,「安心出行」會顯示為紅色,以作分辨。
此外,大公報近日亦曾接獲讀者反映,其「安心出行」遲兩日才通知強檢,根本無法做到「安心」。
種種問題顯示,香港防疫抗疫工作,「安心出行」強化追蹤,刻不容緩。
鬆懈存僥倖 通關難實現
第五波疫情爆發,「臨門一腳」卻通關夢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宣布收緊防疫政策,昨日起,餐廳晚市禁止堂食,日間堂食每桌上限二至六人、關閉15個表列處所及康樂文化事務署設施、暫停醫院及院舍探望、暫停本地遊及「公海遊」活動,並取消大型活動如單車節。這些回到一年前「最嚴厲」的防疫措施,讓香港過去一年的抗疫努力付諸東流,代價巨大,教訓深刻。
用於與內地及澳門免檢疫通關的「港康碼」去年12月10日正式推出,第一時間吸引大量盼望了近兩年、有急切需要的市民登記。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截至六日九時,已有逾74萬人申請港康碼賬戶。然而,今次第五波疫情的爆發,「隨時待命」的通關又再變成「不知何時」,打碎了多少人的希望?
管治者須以身作則
事實再次證明,香港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方面仍大有漏洞,特區官員、議員作為管治者,不單要強化抗疫措施,亦要以身作則,真的把抗疫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香港各階層亦要吸取這次沉重的教訓,同心協力,人人自律,全力阻止社區傳播。齊心抗疫,從我做起!
來源:香港文匯網[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