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隆重舉行。北京成為歷史上唯一的“雙奧之城”被載入奧運史冊。各國媒體盛贊開幕式盛況和北京高水平辦賽,表示第二次舉辦奧運會的東道主中國,已經變得更加繁榮、強大和自信。
開幕式精彩舉世矚目

據路透社報導,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拉開帷幕。當天正值中國農曆立春節氣,首先呈現在舞台上的是一株株隨風起伏的春苗,意在傳達春天的活力,然後由綠變白繪成蒲公英,隨著蒲公英的花兒飛向天空,它們演變成白色和綠色的焰火,並拼成英文字母“春天”。之後,在升國旗、奏國歌之前,中國國旗在代表中國56個民族和不同職業的人們手中傳遞。在一個類似冰塊的三維“冰立方”上,激光雕刻出前23屆冬奧會的標誌。隨後冰球運動員“打破”冰立方,從中升騰起白色的奧運五環。開幕式導演是曾執導過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約3000名表演者在由面積約1萬平方米、類似冰面的高清LED屏幕組成的舞台上演出。
報導稱,儘管冬奧會的規模小於當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但當冬奧會舉辦時,中國已經變得更加繁榮、強大和自信。
據俄羅斯衛星社2月4日報導稱,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演員規模約3000人。重點突出三個主題,包括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嚮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宗旨,以及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願景和期待。
法新社開幕式當日報導稱,以雪花為主題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熱烈隆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發表講話說:“在我們這個分裂、衝突和不信任不斷加劇的脆弱世界裡,我們向世界表明——是的,可以是激烈的競爭對手,同時也可以和平、相互尊重地生活在一起。”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月4日報導,中國希望本屆冬奧會成為良好的展示平台,向世界傳遞雙重信息。報導稱,北京冬奧會向全球展示中國的組織能力,對新冠疫情的嚴格控制和抗擊能力。中國將在17天的賽程期間向世界展示優秀的體育場館和滑雪場、快速的高鐵線路、無可挑剔的賽事籌辦組織工作,尤其是對疫情的嚴格管控。報導指出,冬奧會成為展示國家成就和實力的平台,展現出更加繁榮和安全的國家形象。
西班牙《國家報》報導稱,北京也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兩場奧運會之間相隔14年,但存在共同點:中國決心向世界展示自己,使奧運會成為中國令世界驚豔的窗口。”同時,文章也指出,冬奧會組織方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而中國在這一方面已經採取了各種防疫措施保障冬奧會的安全。
菲律賓《馬尼拉日報》同樣報導了北京冬奧會的防疫工作,特別關注了的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報導稱,為了防止疫情的接觸交叉感染,北京冬奧會將會採用送餐機器人。報導稱,北京冬奧會期間要求的飯菜是在廚房以電子方式準備的,並由送餐機器人傳遞,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接觸和可能的病毒傳播。這項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防止從奧運場館區域以外的餐廳提供食物。
綠色辦奧成績斐然

馬來西亞《星報》報導,北京冬奧會實現科技綠色飛躍。報導稱,為能夠在冬奧會前夕和冬奧會期間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國政府在所有舉辦冬奧賽事的場館裡實施創新的解決方案。冬奧會組委會為場館配備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用於大規模的健康監測、環境消毒和即時反應。同時,為減少冬奧會場館內的操作人員和服務志願者數量,人工智能機器人還負責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傳播的消毒、體溫檢測和環境監測。
《星報》還讚揚了北京冬奧會誌願者,稱約有1.9萬名身穿藍色制服的志願者將駐紮在場館內外,提供資訊和翻譯服務,為運動員提供幫助並參與處理緊急情況。這些志願者將在這場世界級體育盛會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更好地了解中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本屆冬奧會主打“綠色辦奧”,中國力爭成為首個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的奧運賽事主辦方。2020年正式投運的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是實現冬奧綠色電源供給的重點項目,也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的一張“綠色成績單”。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本屆冬奧強調有效利用2008年奧運會遺產的綠色理念,許多場館是在當年奧運場館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本月2日開幕的冰壺比賽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舉行。這一外觀獨具特色的建築曾是2008年奧運會的游泳比賽場館。北京冬奧組委僅用大約20天就將“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
來源:中國報導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