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港援疫的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日前建議,香港建立定點醫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最優質的醫療資源進行治療。定點醫院早在兩年前湖北省武漢市抗疫過程中立功,當地的港資武漢亞心總醫院是其中一間定點醫院,該院董事長謝俊明昨日(5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當年在沒有疫苗及特效藥的情況下,武漢集中醫療資源在定點醫院抗擊疫情,成功控制死亡率,這些經驗值得香港特區參考。他建議,香港設立三四間定點醫院,並由特區政府統籌,由定點醫院集中「火力」救治危重患者,輕症者則到方艙醫院、私家醫院等,同時盡快加速為長者接種疫苗,減少患者出現重症機會。

謝俊明在訪問中直言,武漢於2020年初爆疫時情況或許較香港差,「當時根本不知是什麼疫症,也未有任何疫苗,不知要用什麽藥物,醫護亦受感染,但當地政府很快便採取行動防控,將患者隔離,並設立定點醫院收治重症病人。」他表示,武漢亞心總醫院作為其中一間定點醫院,收治了逾800名病人,當中除18名長期病患的長者不幸離世外,其餘病人都康復出院,而武漢經過76天的抗疫行動,亦成功平息疫情。

目前,香港的重症新冠患者分散在不同醫院,分薄了醫療資源,甚至有醫院出現氧氣樽短缺的情況。謝俊明認為,定點醫院能避免這種弊端,而武漢的經驗亦可套用在香港,精髓是定點醫院集中資源和加強醫護人手以照顧重症患者,為有呼吸困難的患者提供氧氣,病情更嚴重的需要插喉,「定點醫院人手要多,醫生負責診斷患者,處方藥物及是否需插喉等,而七成照顧工作則集中在護士和護工身上。」
他指出,定點醫院每20張病床,每更要有六七名護士,醫生則要有一兩名,分三更全天候當值。至於收治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則人手需求較少,1,000名病人只需10多名醫生和不超過100名護士及護工即可。
港需三四間定點醫院
他指出,香港打第一針疫苗的人口已有九成,打第二針的亦近八成,可減低重症機會,故逾九成染疫患者症狀輕微,五六天便能痊癒,惟長者及幼童多未接種疫苗,成為高危群組。由於香港長者眾多,尤其安老院舍有不少長者染疫死亡,估計定點醫院合共需提供3,000張至5,000張病床,「只設一間定點醫院並不足夠,最好騰空三四間醫院改為定點醫院,集中人手資源收治重症病人。」
謝俊明又說,現時公立醫院確診及非新冠病人混雜,除有交叉感染風險外,患者自行湧到醫院求診,情況亦十分混亂,故需設立定點醫院,並交由特區政府統一管理,「當時武漢設定點醫院是當地政府統籌,包括分發病人、調派醫護人手及物資、派遣救護車接載病人入院等,這可避免出現混亂。」
「疫下醫院不應分公私營」
要騰空醫院專責收治新冠病人,便需將非新冠病人分流到其他醫院。他指出,特區政府亦可徵用私家醫院作分流,「在疫情面前,已不應分公營還是私家醫院,政府統籌分流工作,其他病人分流到私院,所有住院及醫療費用由政府負責,並提供需要的物資。」
他又認為,現時疫情嚴峻,每日有數萬名巿民確診,最重要是為重症患者提供適切治療,同一時間則加快為仍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和兒童打針,減低重症機會,暫不應進行全民強制檢測,「現時做也沒有意義,多找出數十萬名感染者,方艙醫院也未能容納,合適家居隔離的還是在家隔離,目前應將人手及資源做好收治重症患者和接種疫苗工作。」
來源:香港文匯網[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