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2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6%,少過預期的增長2%,較1月的增長1.2%為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基本通脹率亦為1.6%,亦較1月的1.2%高,主要是由於新鮮蔬菜價格上升所致。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2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衣履上升8%、交通上升7%、基本食品上升4.5%、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3%、耐用物品上升2%、雜項服務上升1.2%、煙酒上升1.1%和雜項物品上升0.1%。另一方面,按年跌幅的類別為電力、燃氣及水下跌2.7%和住屋下跌0.3%。
首兩月合併計通脹為升1.4%,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升幅為1.5%。經季節性調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截至2月止3個月的平均每月升幅為0.2%,與截至2022年1月止3個月相應升幅相同,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的升幅亦均為0.2%。
政府發言人表示,將首兩個月的通脹數據合計以消除農曆新年在不同時候出現的影響,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為1.5%,稍高於2021年12月的水平。由於來自內地的新鮮蔬菜供應在月內因疫情引致的運輸干擾而受到短暫影響,基本食品價格的升幅擴大。
能源相關項目及個別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例如交通和衣履價格的按年升幅仍然明顯。不過,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大致受控。
展望將來,在主要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和國際能源及商品價格飆升的情況下,外圍價格的上升壓力勢將維持。然而,嚴峻的本地疫情重創經濟活動,料會在短期內抑制本地價格壓力;同時,內地食品供應回復穩定應有助控制基本食品價格的上升壓力。整體來說,基本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維持溫和。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