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日),國務院決定批准李家超辭去政務司司長職務,此前李家超曾表示,若中央批准其辭職,他將參選今屆特首選舉。如今李家超獲准辭職,意味著選舉正式進入新階段。香港正處於深陷第五波疫情、社會經濟風雨飄搖的關鍵時期,這場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特首選舉,不僅是新選制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更關乎香港的前途與命運。

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實現管治架構的良政善治是新選制始終如一的初心與目的。隨著選舉委員會選舉於去年9月順利完成,一個涵蓋多階層與多界別、體現最廣泛民意的選委會已經組成。而今次特首的最終人選,也將由選委會推選出。目前確定參與特首選舉的選委多達1463名,這要求參選特首選舉的候選人要更加體察民情、深入了解各階層人群的訴求與願景,從而制定出符合最廣泛群眾利益的競選政綱;此外,候選人本身必須是一位擁有豐富管治經驗,令人信服與信賴的領導者。相信只有滿足這些要求,才能贏得選委會的多數選票。
今次特首選舉亦體現出新選制十分重要的核心思想——良性競爭,理性參選。事實上,過去無論香港大大小小的競選事件最終都難逃被政治化的命運,原本純粹的競選活動在本土及境外各類勢力的對抗與對立中往往會偏離本心。自特首選舉提上日程以來,外媒便時有發表質疑甚至詆毀新選制及特首選舉的言論,但在國安法與新選制的保駕護航下,這種對選舉公平性及民主性的負面輿論並未在香港本土掀起波瀾,目前社會上對於特首選舉的探討都處於理性與客觀的範疇,對於香港而言,這是一種可喜的轉變。
這場選舉並非個人的輸贏,而是社會共贏。新任特首處於歷史轉折的重要時期,肩負著帶領香港走出疫情陰霾、重振經濟,以及繼續維護國家安全、抵禦境內外敵對勢力的重要責任。這無疑是要求新特首本身要有過硬的管治能力與經驗、出色的政治敏銳度及手腕,可以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充分發揮香港行政為主導的權威,統籌各方、凝聚人心、重建信心。
因此,除了選委會成員廣泛吸納所在界別、階層的意見,積極參與投票外,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主動關注本屆特首選舉,傾聽候選人的參選政綱,普通市民亦應透過各類平台了解新特首未來的施政方向,並適時透過競選辦公室向參選人建言獻策。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