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今日(19日)繼續選舉工程。下午4時30分,李家超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舉行網上交流會,共有逾130位代表和委員與會,20人發表真知灼見。

李家超再次解釋三個施政理念,即以結果為目標解決問題、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及奠定穩固發展基石,又強調重視團隊精神,由行政長官帶領管治團隊,從特區政府到社會各界「同為香港開新篇」,指凝聚力量有助實現「1+1>2」效果,更能解決不同問題。他表示,由今次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見,社會力量十分龐大,在派送物資、捐贈物資、照顧弱勢社群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強調團結力量一直存在且有待啟動,他希望凝聚各界力量,防止各類風險、提升本港競爭力,再共享發展成果。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唐英年表示,通關需求十分迫切,海外回港人士現時在酒店隔離7日,惟檢疫酒店房間緊張,建議讓隔離人士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選擇居家隔離,並佩戴手環及接受核酸檢測,從而舒緩房間緊張現象。此外,港區政協委員在今年兩會上做出關於機場仿效高鐵「一地兩檢」的提案,令香港進一步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在未來香港經濟發展方面,唐英年認為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可利用好香港這一平台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希望香港在經貿和創科等範疇扮演重要角色。
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希望李家超在政綱中展現「北部都會區」同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具體措施,他指,大灣區的發展固然重要,但不可一味聚焦創科、經濟範疇,在包括醫療等民生方面亦要兼顧。此外,「安全」亦十分重要,除了國家安全,網絡安全、金融安全都要着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友嘉表示,近三年來,香港已遠遠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重啟經濟和社會民生是首要任務。他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指,「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強調香港不應成為中央的「包袱」,要通過發展經濟做貢獻。他續指,新一屆政府面臨統籌抗疫和發展兩件大事,預計今年內實現與內地的全面通關有較大難度,建議等「水到渠成」,有條件放寬「回港易」「來港易」,事實證明內地對疫情把關十分嚴格,未來本港收放限聚措施務必精準,有必要繼續「谷針」,建議研究將部分安老院舍劃分給不適宜打針的高危長者,再採取「閉環式」管理,以加大力度保護相關人士。
全國政協常委陳馮富珍表示,回顧過去一年,香港國安法順利實施、選舉制度得以完善、特區政府公務員宣誓效忠,真正落實「愛國者治港」,對香港意義非凡。她指,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演變,現時正大步邁向良政善治新局面,放眼未來,香港民生發展、社會改善任務仍然艱巨,經濟發展、產業創新、房屋土地、醫療養老、青少年教育發展等方面問題長期困擾港人,若要開創未來發展新篇章,需要有擔當的行政長官和管治團隊解決以上問題及積極作為,包括堅持「愛國者治港」原則,依法治港,盡快落實基本法第23條立法,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香港創造安定、穩固的發展環境,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揮香港在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國際貿易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雙循環」發展。她希望未來特首廣納各界人才,建立一支對國家忠誠、對香港熱愛、對市民高度負責的管治團隊,團結社會各界力量,為香港未來的新篇章做出更大更好的努力。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小加表示,過去三年香港經歷三次風暴,從19年的修例風波到20年的新冠肺炎,再到今年的地緣政治戰爭或將引發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在這三次的金融風暴中香港沒有一次能夠逃脫,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他認為,危機已經到了臨界點,需要向世界釋放香港穩定和迫切發展的信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除了股票市場,還需要債券市場、貨幣市場、黃金市場、大宗商品市場、數據市場、虛擬資產市場。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表示,香港經濟經過黑暴和疫情的影響,進入發展的關鍵時刻,下一個五年對香港至關重要,管治責任之重、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香港迫切需要改善民生,解決住房、醫療和教育等民生問題,政府要重點關注年輕人,使他們對香港的前景有信心,令人才仍然來到香港,如此才有向前發展的能人和棟樑。經濟方面,香港目前最大問題是產業空心化,雖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隨着製造業大量的遷出和轉移,實體經濟嚴重萎縮,香港製造業每年的增加值佔整體經濟比重僅1%。她提出三點建議,其中提及大部分建造企業的總部留在香港,為香港貢獻大量稅收,而企業的生產環節則轉移到勞工成本相對較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但因「人生地不熟」,對當地文化投資政策、勞工條例等方面缺乏明確的認知,希望特區政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經貿辦事處,幫助和支持企業投資發展,為企業排憂解難。
李家超最後表示,會一直聽取各方意見,這是「同為香港開新篇」的過程。李家超說,第一,香港的定位是基於國際大都會和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兩個重點要同時掌握好,香港既有國家的全面支持,也可以全面開放和融合到整個世界;第二,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香港八大中心建設任務,充分反映香港優勢和機遇;第三,法治精神的重要,法治既是基石,也是信心表現,能夠將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展現給世界,保持大家對香港的信心。
來源:香港文匯網[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