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波疫情下,免疫力不足人士更為高危,醫管局引入阿斯利康(AstraZeneca)抗體藥,助免疫力弱者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估算,目前全港約有一萬名長期病患人士,即使已接種三針疫苗,亦未能產生足夠抗體。早前引入的首批逾190多劑阿斯利康抗體藥,現已處方數名接受幹細胞移植人士採用,孔繁毅預料當局會陸續為一萬名免疫力不足人士接種抗體藥。
孔繁毅推算本港現時有八萬至十萬人屬免疫力水平不足,其中約一萬名,包括接受器官移植、特別是接受幹細胞、骨髓等移植,以至血癌、淋巴癌以及腎衰竭等長期病患者,即使接種三針疫苗仍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這一萬人當中更有一半的抗體水平呈陰性,無法獲得疫苗保護。
孔繁毅表示,上述長期病患者大多需服用針對免疫的藥物,注射疫苗亦無法產生足夠抗體及記憶。根據研究,有三成六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無法獲得足夠保護,康復者亦未能產生足夠免疫反應,有機會重複感染。他說有長期病患者染疫後一個月仍未康復轉為陰性,亦有患者兩至三個月亦無法清除病毒,亦可能增加病毒變種風險。
感染風險減七成七
屬長效抗體組合(LAAB)的阿斯利康新冠抗體藥,對免疫力低的人士有幫助。新英倫醫學雜誌一項研究顯示,使用抗體藥的人士與處方安慰劑人士比較,三個月後感染的風險大減七成七,六個月後降低八成三。另一份名為Tackle的第三階段研究報告表示,病人使用抗體藥後,染疫出現症狀後三天內的死亡風險下降八成八,七天後下降五成。
孔繁毅說,長效抗體組合是從康復者的恢復血漿提取出兩種抗體,通過實驗室的處理,令抗體的持久性增加三倍,單次用藥可提供六至十二個月的免疫力。由於需要注射兩種抗體,接種者需要在左手及右手同時接種,觀察半個小時後沒有嚴重過敏反應可以離開,一個月之後可以觀察抗體水平,並在半年後再接受注射。他指,一經注射即獲得免疫力,嚴重過敏機會非常低。
他說,醫管局已制定新冠抗體藥指引,第一批會為抗體陰性的高危人士人士接種,他們要已完成兩針疫苗,並接受抗體測試,稍後會擴展至抗體水平「由頭到尾」也較低的人士,患者可向醫生查詢治療方案。
圖:法新社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