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回顧|「數讀」李家超政綱 一文睇清未來施政重點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在早上的選舉投票中,以1416張支持票成功當選為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回顧他在上月29日公布的參選政綱簡介會中,中文版本共有32頁,全文9,060字,分為四大政策綱要、18項核心政策。他在當日約一小時多的政綱簡介會上,向全港市民闡述其理念。

《橙新聞》為大家整合當中的關鍵數字,讓大家看清未來五年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

從以數字看李家超政綱︰

1個選舉口號

同為香港創新篇

 

多個第一

首位警察出身的保安局長、政務司司長、行政長官

 

3個施政理念

以結果為目標解決問題;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奠定穩固發展基石

 

3次落區

4月24日到訪油麻地一幢舊式樓宇,探訪了兩戶基層家庭。

5月1日到天水圍天恩街市,與攤檔老闆和街坊交流,了解疫情下的影響。

5月4日,到訪西九文化區,與青年包括運動員、學生、地區工作者、少數族裔及青年創業者等交流,分享青年的抱負及理想。

 

4大政策綱要

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團結一致為民解困;

精簡程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

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

 

一日10場走訪政黨及團體辦公室

李家超在宣布參選後,以「一日走十場」先後拜會五個政黨和五個團體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香港友好協進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福健社團聯會,民建聯,工聯會,鄉議局

 

10 個政綱中提及最多的字詞

依次是發展、香港、提升、政府、社會、文化、巿民、國際、服務、規劃,被提及18至72次,最多的「發展」出現共72次。

 

18個核心政策

四大政策綱要下,共有18個核心政策。

 

32頁中文政綱

李家超的「同為香港創新篇」中文版政綱為32頁(英文版則為44頁)

 

39場團體組織會面

包括:五大界別的選委、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香港友好協進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民建聯、工聯會、鄉議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科學園、新社聯、港九及新界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選委、新界社團聯會、全體立法會議員、工業總會、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總商會、新家園協會、樂群社區服務中心、香港社福界聯合抗疫大行動、香港漁民團體聯會等等。

 

投身政府工作45年

李家超1977年投考警察,至今在政府工作45年。

 

64歲

李家超現年64歲

 

79點政策簡介

在18個核心政策中,分為79點簡介。

 

1416張支持票

李家超得票數字

 

9060字

李家超的「同為香港創新篇」中文版政綱共有9060字

 

李家超在政綱中的各項重點︰

1. 強化政府治理能力 團結一致為民解困

-提升管治能力

研究政府架構重組,完善政治委任官員的崗位設置與職責分工,與立法會緊密合作,提升施政能力

他表示傾向接納現屆政府的建議,希望新一屆政府正式上任前,能完成政府架構重組工作,會等待與現屆政府商討後再公布。

 

-增強統籌執行

增強政府團隊文化,為指定工作訂立「關鍵績效指標」,強化應急能力,增設動員機制,經成應急隊伍,集中指揮

李家超在簡介會後會見傳媒時表示,會就指定工作訂立百日KPI,強調要帶給大家「一個執行型、實踐型政府」

 

-奠定安穩基石

落實《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就不同安全領域設定預案及管控風險

李家超早前已表明「必須做,也要盡快做」,若成功當選他會和相關部門積極討論,按社會實際情況進行立法工作。他亦表示,支持管控眾籌。

 

-團結共同解困

在十八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廣納人才到政府諮詢架構內,

他在政綱簡介會後被問到會否委任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時,他指會以用人唯才為原則,期望大家跟他有共同的理念為香港做事。

 

 

2. 精簡程序多管齊下 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精簡程序,解燃眉之急

研究就個別項目推行「公屋提前上樓計畫」,縮短公屋輪候入住時間

他表示計劃是給予有需要人士一個選擇,如果他們不介意欠缺交通及生活配套,可提早上樓改善環境,會事前解釋清楚。

 

-加強統籌,增建設力度

加強統籌各政府部門的設地建屋工作,設立行動工作組及供應統籌組

在傳媒合辦的答問會上,他表示會在新政府上任100日內提交初步計劃,加快建屋及土地供應。

 

-多元發展,拓居住空間

透過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明日大嶼計畫等完善城市佈局,審視及探討綠化帶棕地發展為安老院舍等可行方案,提升不同類型單位的供應

他在傳媒合辦的答問會上,表示樓價應保持穩定,這是最適合香港社會,不希望有太大波動,會與發展商商量如何加快興建樓宇。

 

-基建先行,創發展容量

審視和推進已公布的重要鐵路項目,同時會加強與深圳基礎設施對接

 

3. 全面提升競爭實力 創造持續發展空間

-鞏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優勢

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及其他金融市場業務

他表示鞏固現有的優勢,提升及打造香港做文化之都等新領域,並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加上本港有國家做後盾,有人才資金及建成的產業鏈,人才活力都會吸引來香港。

 

-發展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

積極發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帶動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的跨領域和地域合作

他在簡介會中特別提到「無創科、無未來,全世界都以創科為目標,不進則退,香港呢方面唔會等,亦都唔等得。」

 

-開發北部都會,激活發展引擎

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

他表示會首先處理通關的可能性,並與內地相關部門討論通關的條件,移除所有通關的障礙,並在香港建立可以通關的條件,同時做好風險評估,強調管控疫情時,亦需平衝經濟活動。之後他與商界及內地港人團體舉行視像會議中,表明與內地通關是當選後首要工作,會在多個環節製造有利條件,盡可能移除障礙。

 

-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

在政府架構層面加強對文體旅遊的總體統籌,協調發展文化、旅遊、體育發展

 

-把握法治優勢,強化法律服務

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

 

-發展香港所長,多元自由發展

強化對外推廣及吸引投資,協助中小企推廣和拓展業務

他在答問會中回應提問時表示,政府會加大力度,增加社會消費,以消費帶動社會活動,及增加投資,最後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如此就能吸引不同的人、企業來香港。

 

 

4. 同建關愛共融社會 增加青年上流機會

-優化醫療護理系統

總結疫情經驗,支持醫管局擴展、增加醫護人手、提升住院醫院服務。積極推展基層醫院系統建設。促成中醫藥有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他在向醫學及衞生界代表介紹政綱時表示,公營醫療系統有很多地方需要優化,例如增加醫護人手、擴大應用更多創新科技和遙距醫療等,以應付本港龐大的醫療需求。

 

-關懷安老助弱解困

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畫,落實合併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促進居家安老,關顧勞工,創造更多優質就業職位,進一步檢討外判制度

他同時在政綱中提出,要推動提升院舍環境、標準和供應方案,例如研究利用綠化地帶,提供土地興建更多長者院舍;同時檢討人手不足的問題,改善照顧員工和長者的比例。

 

-創造青年上流機遇

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展發藍圖,協力幫助青年向上流,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推動終身學習文化,推廣專才教育,培育出愛國愛港的新一代

他在答問會上表示,每個人對事物有分歧很正常,「重要的是,和而不同處理問題」。他說,會用行動爭取信任,並利用結果收窄分歧。

 

來源:橙新聞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