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斌|從數字看與內地通關的重要性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經濟數字,本港第二季GDP(本地生產總值)按年跌1.4%,雖然跌幅較第一季的3.9%為低,但就差過預期的跌0.2%;根據政府發言人的說法,其實本港經濟在第二季有改善,只是程度較預期小,近期新冠病毒確診數字回升以及金融狀況收緊,都影響了季度後期的復甦勢頭,而環球需求減弱及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跨境陸路貨運往來持續受阻,亦對香港的出口造成嚴重影響。不少分析認為,本港一日未能與內地通關,經濟難有起色,有人對此說法有質疑,但從種種數字看,其實與內地通關,絕對是救香港經濟的靈丹妙藥。

        以億人次計算的內地旅客

        多年以來,香港都是外向型經濟,對內地以至外地依賴貿易,在本港範圍則非常倚重旅客來港消費。在2018年,整體訪港旅客近6515萬人次,值得留意的是當中有78%、約5103萬人次屬內地旅客;如果每人次內地訪港旅客在港消費5,000元,那內地旅客單單在2018年,可能就在港消費2500億元。根據政府數字,「個人遊」計劃於2003年7月實施並逐步擴展,截至2018年12月底,「個人遊」旅客人次超過2億6,933萬。只要每名內地旅客在香港「花少少錢」,香港要百業興旺,絕不困難。

        除了旅客,貿易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GDP組成中,「出口總值」(Export)是重要一環,內地為香港重要的貿易夥伴,例如在2021年,內地是香港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吸納了價值達291億港元(37億美元)的港產貨物,佔香港本地出口總額的39.0%;同年,經香港轉口進出內地的貨物共達43,730億港元(5,625億美元),佔本港轉口總值89.5%。 由此可見,從旅客「消費」以至貿易角度,香港與內地不能通關,始終對經濟都有極大影響。

        消費券是暫時的「止痛藥」

        近日,特區政府開始派發第二期消費券,市場期望消費券能提振經濟,但根據政府官員在過去提出的數字或預估,派發消費券,極其量可能只是佔GDP1%至2%,雖不能說是杯水車薪,但市民用過消費券後,疫情持續,未能通關,看似「好了一點」的經濟最後又是打回原形。政府之前派發消費券時,筆者在市面觀察,市道的確有大約半個月至一個月時間感覺暢旺,但之後,市民又開始要勒住錢包,而且我們要明白,派發消費券,意味特區政府的庫房少了幾百億元,從本質而言,那些錢也是公眾的錢。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些人喜歡把「對內地通關」和「對外地通關」作比較,近期特區政府放寬海外以及台灣地區的檢疫政策,由7日檢疫變為3日酒店檢加4日家居醫學監測,而且在家居醫學監測期間可以外出、上班等。其實,兩者不是A或B的問題,筆者也得說一句,只要控制好疫情,我們「內外都要通」,香港的經濟結構,面向國際,亦背靠祖國,只是特區政府現時已經為便利外地人士來港做好各種準備,在未來一段日子,必須爭取與內地通關,即使只是小範圍的免檢疫通關,都足以對香港產生極正面的經濟提振作用。 

        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選舉委員會委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