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發現首宗猴痘輸入個案,患者是一名30歲男子,昨日由菲律賓抵港,現正在瑪麗醫院隔離。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本港已有合適藥物治療猴痘,亦已購入相關疫苗,預計本月抵港,但當局不會安排為全港市民接種,而是會優先讓密切接觸者接種,並讓高危群組,例如醫護人員自願注射。

被問到這宗輸入個案,會否影響入境酒店檢疫轉為「0+7」的討論,徐樂堅表示,傳染病除了猴痘外,仍有很多種,每一種都令人擔心,最重要是入境人士或市民有不適時要主動通報和求醫,與不同的檢疫日數並無關係。
徐樂堅又表示,由於本港與歐美等地有交通往來,因此很難杜絕其他輸入個案,現時最重要是減低猴痘的擴散風險,又指本港早在外地發現個案時,已作出準備,包括有關檢疫安排,化驗配套等,但他強調,猴痘並非透過空氣傳播,傳播風險相對較低。
30歲男患者昨日乘搭航班PR300由菲律賓抵港,入住西營盤華美達海景酒店檢疫,過去一個月曾在加拿大及美國逗留。他上周二出現皮疹,及後伸延至身體其他地方,上周五起淋巴腫脹,昨日開始喉嚨痛、吞嚥有問題。他潛伏期間曾有高危活動,但無接觸過確診或懷疑確診患者。衞生防護中心會提升猴痘戒備級別,亦會要求曾與患者接觸人士留意身體情況。
張竹君指病毒無流入社區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患者是本港居民,初步相信他在美國逗留期間受感染,患者入境檢疫第一日已經確診,病毒無流入社區,相信傳播風險極低,目前無發現密切接觸者,但曾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等,要密切留意個人身體狀況。
防護中心稱,按目前資料,猴痘會透過緊密接觸傳播,包括性及皮膚接觸,不會透過空氣傳播,指香港與世界有往來,絕對有機會出現輸入個案,亦不排除未來再有輸入個案;由於猴痘病毒的潛伏期較長,個案的密切接觸者要檢疫21日,而現時個案會先在醫院隔離治療,當局正準備啟動社區檢疫設施。
防護中心晚上表示,因應相關的確診個案,政府今日已啓動猴痘準備及應變計劃下的戒備級別,表示對本港市民造成的即時健康影響屬於低。一般而言,戒備應變級別顯示本港已出現輸入的人類猴痘個案及/或有流行病學關連個案,或輸入的動物個案。
已將個案通報世衞及內地
在戒備級別下,政府會採取一系列跟進行動,包括加強在社區的防控措施,對與確診猴痘個案有潛在接觸的人士進行醫學監察或檢疫,同時加強於邊境管制站的健康監測措施,以及通過不同途徑強化相關對市民的健康教育。
中心已將個案通報世界衞生組織和內地有關當局,並會發信提醒全港的醫生和私家醫院留意沒有相關接觸史但有病徵的求診人士。中心同時呼籲市民,尤其是暴露風險較高的人士,採取預防措施,避免與懷疑感染猴痘的人或動物作密切身體接觸。如出現皮疹、發燒、發冷、淋巴結腫大、疲乏、肌肉痛及劇烈頭痛等猴痘症狀,應盡快求醫。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