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新官上任轉眼已滿一個月。就任中聯辦主任之前,鄭雁雄行事低調,甚少公開露面,予人「神秘」感覺。不過,鄭雁雄由於身份改變,作風亦告轉換,其開明、貼地的作風不經意的展露。《星島日報》近日就發布文章談及這位新上任的中聯辦主任在這一個月傳遞了哪些新訊息,相信亦是全港巿民最關心的地方。

文章表示,鄭雁雄於今年1月16日第一日到中聯辦返工,直接落車在中聯辦門外同傳媒朋友分享上任感言,「將努力懂香港、愛香港、為香港好,在香港多講北京話,在北京多講香港話。」據在場記者說,鄭雁雄知道有記者在中聯辦大門外等候,就表示,那就「跟人家說幾句,好讓記者朋友早點收工回去,早晨天冷。」令聞者頓覺暖心。而鄭雁雄的講話,給人感覺是雷厲風行之人,但又好似一個老朋友的感覺,脫稿就講,簡單易明。履新翌日鄭雁雄即以「讓興的動能更強勁」為主題發布新春致辭,近期又主持舉辦一連串春茗交流活動,無論是時機的選擇抑或會見對象的選擇,都頗見新意和開放開明的姿態。
文章指,作為首個能操流利廣東話同香港社會交流的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對香港並不陌生。鄭雁雄早前在新春賀辭中最後祝願香港市民「錢包鼓鼓」就可以看出。「錢包鼓鼓」四個字通俗易懂,比甚麼「財源廣進」的老土更加實際、更貼地氣。鄭雁雄清楚明白香港市民要甚麼。「在香港多講北京話,在北京多講香港話」,鄭雁雄會見記者時所講的這一金句,形象呈現出「聯絡」、「服務」之真意。有中聯辦人士透露,鄭雁雄囑咐「中聯辦的每一個幹部都要做懂香港、愛香港、為香港好的人」。
文章又說,近期,鄭雁雄入鄉隨俗,參加多場春茗活動,涵蓋工商界、專業界、大學、基層,以及傳媒等界別,與不同界別的人士接觸。鄭雁雄表示,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不能不知道工商界想甚麼;香港是發達的經濟體,中產階級很重要,不能不知道中產專業人士想甚麼;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聽基層市民想法當然更重要。據不止一位參加春茗人士透露,鄭雁雄在同他們交流時是有問必答。面對「一向問題刁鑽」的傳媒界,鄭雁雄依舊逢問必答、轉數極快。有傳媒朋友問,作為中醫專業出身,「如何為香港把脈,香港的脈象如何?該怎樣開藥方?」鄭雁雄幾乎是秒回,「香港的脈,習近平總書記已把過,藥方開好了,那就是推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我和李家超特首都是抓藥的人」,回應智慧且幽默。很明顯,鄭雁雄對香港「熟書」,傳媒遇到的是一個穩重如山的「高手」,不是一個騰騰震的「新丁」。
文章又表示,熟練粵語、親和,談笑間透出人格魅力。談起國安公署當家人的經歷,鄭雁雄還對人說,對極少數人的「狠」,就是對香港絕大多數的「愛」,這也是《香港國安法》的本意。與香港同聲同氣,深諳香港脈搏,反復勸喻香港「別犯錯、發好財」才是正途,確是「懂香港」。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興」是阿爺的目標,也是香港市民期望,鄭雁雄看得很重,追得很緊,選這樣一位西環「掌門人」,相信中央別有深意。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