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與內地全面復常通關後,每逢周末也有大批巿民北上消費,反令本地消費疲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開心香港」「樂聚維港嘉年華」,由昨晚起一連五個周六日晚上沿灣仔海濱免費為市民旅客帶來街頭表演、極限運動表演及維港水上音樂會等精彩節目,吸引不少巿民改為留港參與,有巿民便表示因活動擱置北上計劃,帶同女兒參加嘉年華,亦有旅客因是次活動特意來港,欣賞嶄新的水上音樂會。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期望整個嘉年華有超過10萬名市民及旅客參加。

「樂聚維港嘉年華」是首個在灣仔海濱舉行的大規模海陸嘉年華,一連五個周六日晚上將各地流行文化、音樂及街頭藝術等娛樂共冶一爐,帶動歡樂氣氛及豐富旅客留港享受。焦點活動是「維港水上音樂會」,市民及旅客可免費入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傍晚在場觀察,不少市民和旅客一早到現場排隊,期望霸得「靚位」。為嘉年華「打頭陣」的是兩個主題樂園代表在水上舞台上載歌載舞,水上舞台其後變身為本地和海外歌手主場,由著名歌手陳慧琳的表演打響頭炮。她在水上舞台載歌載舞,掀起全場高潮,同場還有本地女團 Lolly Talk及樂隊Nowhere Boys演出,帶動現場熱烈氣氛。

除預先網上領免費票入場的演唱會,嘉年華的節目還包括豐富的街頭表演,首周表演以閃耀為主題,由澳洲前藝術體操冠軍選手及擁有豐富郵輪演出經驗的藝人聯手合作送上LED呼啦圈表演;雙人高蹺組合以色彩炫目的造型與巿民互動,並有滑板、霹靂舞等極限運動表演。加入煙火效果的幻彩詠香江加強版亦於昨晚8時上演,嘉年華還增設水上煙火特效。

家長盼予女兒多元文化暑假
嘉年華吸引了大批巿民和遊客聚集觀賞,現場氣氛熱閙。有不少本擬北上的巿民取消原先計劃留港消費。馬太表示,她和女兒平時周末都會到深圳,但女兒是陳慧琳的小粉絲,很喜歡聽她唱歌,「現在暑假了,平時我都會帶囡囡去深圳玩,知道囡囡喜歡,就帶她來。」被問及日後應否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她表示十分歡迎,會帶同女兒參加,表示除購物和玩之外,可以給女兒一個多元文化的暑假。
為讓市民旅客盡情享受嘉年華活動,旅發局在現場特設休憩區,提供各式小食、啤酒及氣泡酒等盛夏飲品小食,豐富嘉年華整體歡樂氣氛。帶同女兒首次參與戶外音樂會的陳太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很開心到場參與嘉年華,「可以邊聽音樂邊欣賞美麗的維港景色,而且周圍都有美食車,不怕肚餓。」
除本地市民外,現場還有不少旅客特意到場參與嘉年華活動。來自深圳的李先生表示,他原本與女朋友一起到尖沙咀購物,意外看到有工作人員派發維港水上音樂會門票,「我們很驚喜,而且都很喜歡陳慧琳。」以前從未參加戶外音樂節的他對此感到很興奮,期望日後香港會舉辦同類型的活動,吸引遊客參與。
另一來自深圳的朱先生,更是為了偶像陳慧琳而特意與妻子一起來港,入場觀賞水上音樂會。從未見過偶像的他表示,昨日一早便來港,形容心情異常激動,「現在來香港特別方便,大灣區生活圈一小時,但我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直接由深圳坐東鐵線到會展站,步行不遠便到嘉年華會場。」
音樂會助體驗與眾不同的香港
朱先生的妻子表示,維港水上音樂會門票是在旅發局的微信公眾號取得,而這次音樂會讓他們體驗與眾不同的香港,「每次來香港都是逛街或者飲食,今次可以與本地人一起感受香港的音樂會,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
程鼎一亦表示,「樂聚維港嘉年華」的維港水上音樂會,約有兩成網上免費門票由旅客領取,對此感到鼓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在開幕禮致辭時指出,今次嘉年華活動內容精彩,可說是包羅萬有,還有吃有喝,希望市民和遊客一同開心度過愉快的周末,亦希望在全面復常、經濟復甦時大家的活動更多姿多彩,尤其是下周日派發第二期消費券,促巿民緊記「加碼」消費。
旅發局料全年訪客達3000萬人次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後,旅遊業迎來復甦,暑期更是旅遊旺季。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昨日表示,目前業界復甦進度理想,上月訪港人次達275萬,自復常後約6個月內已回復至疫情前五成半水平,估計全年訪客量可達3,000萬人次,惟航空等與旅遊相關行業仍有待恢復。由於疫後訪客轉以深度遊為主,對文化、自然類景點要求相應提高,要令旅客有良好體驗,是復甦過程中重要一環。
程鼎一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已錄得1,300萬人次,估計全年訪客可達3,000萬人次,「我對3,000萬這個數字很樂觀。兩樣東西,(旅客)認為香港的吸引力,對他們來說有意外驚喜,第一是文化藝術方面,這對於現時的旅客,他們希望多一些沉浸式體驗;另一個是大自然,可能我們在過去兩年,自己香港人亦發掘了很多大自然的地方,行山,甚至海港、景色或者水上活動,這都是非常受歡迎。」
疫後旅客以深度遊為主
他指出,疫情後訪港旅客轉向以深度遊為主,香港也開設了不少新景點,如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加上頻繁舉行大型音樂會,以吸引海外觀眾,令來港旅遊體驗提升。他透露在旅客離境調查中,不少人對本港新落成的文化藝術景點均感滿意。
程鼎一說,香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內地旅客比例非常高,佔整體旅客約八成,高鐵更為他們提供便捷的來港途徑,超過兩成內地旅客選擇乘搭高鐵來港,「五一黃金周」期間高鐵遊客更高達兩成半,不少「5小時生活圈」以內的華中地區旅客,即使不能直達香港,也會選擇坐高鐵經深圳或廣州抵港。
不過,旅業復甦路上仍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他指出,目前海外航空公司復飛來港航班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成本、機場以及酒店接待能力等,而本港酒店房間可使用數字亦較疫前為低,相信業界已經積極解決人手緊絀問題。
就有人將香港與新加坡作對比,他指出,新加坡較香港早10個月開關。僅就香港全面復常後6個月的表現,其實走勢已算不錯,目前旅客水平已恢復至疫前五成半水平。
另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近日不少內地旅客來港旅遊時與路牌合照,包括半山麥當勞道、旺角快富街等,他認為應把握這個新趨勢令旅客有更深感受,「路牌或特別的地標他們(旅客)會去參觀,作為深入了解香港獨特的氛圍。麥當勞道(路牌)有中文、英文,也反映出香港過往歷史,他們很多人是在社交平台看到曾經有人在這裏,做過這件事,覺得有趣,就會過來一起做。我們作為旅遊推廣,如何把握這個新趨勢令旅客來港後有更深感受,要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做好我們的宣傳工夫。」
餐飲酒吧業料周末營業額增兩成

一連五個周末的「樂聚維港嘉年華」不僅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歡樂,餐飲及酒吧業界亦預期可以受惠。多位業界代表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保守估計今個周末營業額將較以往高出一兩成,希望特區政府舉辦更多的盛事活動,以促進飲食消費。
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相信在灣仔海濱舉行的嘉年華活動,對中區一帶酒吧帶來最大效益,因為活動完場後,觀眾興致未減,不少人都有繼續聚會的需求,人流自然流向附近酒吧,「演唱會等活動會令氣氛更加熱鬧,氣氛好,人們消費意慾自然高。相信蘭桂坊和蘇豪區的酒吧,會聚集較平常周末更多的人流,起碼多一兩成,人們自然會找地方吃東西、飲酒,生意額好大機會亦上升一兩成。」
他指出,大型活動不僅吸引本地觀眾,遊客參與度亦高,例如酒吧業界早前舉行的首屆酒吧文化節,當時現場就有約半數參與者是遊客,「遊客本身就有到不同地方『打卡放閃』的需求。他們在港期間如果正好有活動,通常都很願意參與,會更捨得消費。」
餐飲業亦看好活動對營收的促進作用。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近期一系列「開心香港」活動,主動提供誘因讓市民釋放消費力,而聚餐是最主要途徑之一,預計整體營業額或上升一兩成。
「疫情三年期間,市民玩的機會不是很多,這次活動在海濱,走一走、聽一聽歌,大家會感到心曠神怡,活動前可能去附近冰室飲下午茶,也會去餐廳食晚餐,都對餐飲業有推動作用。」他說。
不過,暑期是外遊旺季,不少市民周末會北上消費,被問及活動是否有助挽留本地客人,徐汶緯認為整體外遊人數未必有較大變化,但可能會令市民外遊日期的選擇更為平均,「有些人可能本來有外遊計劃,但正好見到這些天有活動,就改為去完本地活動才再出遊。」
連串活動帶動消費氣氛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表示,近期香港回歸紀念日、「開心香港」等一連串活動帶動了消費氣氛,也吸引了遊客來港,一些餐廳打出七一折等限定優惠,令消費氛圍好轉,惟部分日式餐廳近日因核廢水問題令生意受影響下跌,期待月中第二期消費券推出後可進一步提振消費。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說,餐飲業近期雖迎來一定程度好轉,惟人手短缺仍十分嚴重,長期或影響接待能力和服務質素,「雖然消費者多了,但我們可能也應對不了,有餐廳因為員工不足只能開放部分區域,餐枱太多就顧及不到。」他希望特區政府盡快落實輸入勞動力措施,協助業界解決燃眉之急,保住香港作為美食天堂的金漆招牌。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