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逾半學校設YouTube頻道八成缺使用指引 或引發國安風險

        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學校表示在YouTube上設有官方頻道,用於資訊發布和教學。然而,當中八成學校並未提供有關YouTube使用的指引和政策,導致教師和學生在YouTube上尋找正確內容時存在不明確性,並可能涉及國安風險。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學校表示在YouTube上設有官方頻道,用於資訊發布和教學。圖:橙新聞

       新界校長會聯同香港島校長聯會、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及郭玲麗議員辦事處共同於今年8月28日至9月5日期間,以網絡問卷形式,收集了118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55.9%學校在Youtube上設有官方平台,當中八成學校缺乏Youtube平台的使用指引和政策。此外,超過四成學校對於在YouTube上儲存和發布教學影片表示擔憂,69.5%學校認為YouTube的內容審查機制有改善空間。

       新界校長會主席邱少雄指,即使部份學校認為YouTube的內容審查機制存在改善空間,但YouTube仍然是學校主要的教學媒體平台。他建議學校應建立網絡雲端影片平台使用指引,確保共享內容符合國家安全教育的要求,並幫助學生識別和應對潛在風險。

       調查又發現,九成的學校未釐清YouTube的營運模式以及其對國家安全議題的潛在風險,包括搜尋引擎、廣告內容和推薦影片等。這可能導致教師和學生在YouTube上尋找正確的中國國歌內容時存在不明確性,並可能涉及錯誤的資訊,對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學校應深入了解YouTube營運模式

        新界校長會會長朱景玄指出,許多學校將教學影片主要儲存在YouTube這個免費影片串流平台上。然而,由於YouTube的營運模式是以廣告客戶提供信息的方式運作,學校、家長和學生無法掌控廣告商所提供的內容以及推薦影片的內容。他建議學校應該深入了解YouTube的營運模式,以認清免費雲端影片平台對國家安全教育的潛在風險。

       鳳溪第一小學副校長鄒立明表示,該校現時使用YouTube以外的平台提供多媒體教育,並認為這些措施成功地讓學生獲得安全而正確的網上內容。他建議全港學校可以考慮使用YouTube以外的易於管理的雲端教育平台,這些平台提供用戶權限和審核記錄,以確保內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倡政府每年撥4000萬元加強各校識別風險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則建議政府為支持學校在使用YouTube這一串流影片平台時可能面臨的內容風險提供資源和津貼。她指出,全港目前有約2000間學校,每間學校需要大約兩萬元,政府每年需要動用4000萬元作為資助。此外,她還建議推動家校合作,加強對互聯網使用的教育,認為「家長都要做培訓」,提供有關數位素養和網絡安全的培訓,以幫助他們識別和應對潛在的風險。

       至於是否需要全面禁止學校使用YouTube發放教學資訊,校長聯會表示,YouTube是「世界性重要平台」,在資訊發達的地方,特別是香港,部分教育內容必須在YouTube上尋找,因此不需要禁止使用該平台。然而,聯會提到,雖然使用YouTube對於教育來說是必要的,但平台在推薦內容方面可能存在問題,可能會向使用者推薦不正確或有害的資訊,認為學校應該關注和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完全禁止使用YouTube平台。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