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渠務署加強巡查全港220個黑點 引入機械人通渠車等清淤
熱帶氣旋「小犬」將趨近香港,天文台預測一號戒備信號至少維持至今日中午,今晚至明早考慮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周末期間雨勢有時頗大。在經歷上月初的「世紀暴雨」多區嚴重水浸後,特區政府渠務署提前防範「小犬」或帶來的強風暴雨,最近已檢查及清理主要排水系統的進水口及河道,確保系統運作正常。緊急事故中心在暴雨或打風時可隨時調配應變小隊四出處理渠道淤塞情況,並善用科技,引入6部清淤機械人,對管道及河道進行緊急清淤,以及在全港約300個地點安裝「遠程防洪裝置系統」監控水位情況,當有不正常時會及時派人清理。
為應對「小犬」襲港可能帶來的狂風暴雨,渠務署九龍及新界南渠務部工程師楊家俊昨日帶傳媒實地到將軍澳曾水浸的敬賢里視察。他表示,上月黑雨該處水浸主因是排水系統未能在短時間內應對突如其來和高強度延續的降雨量,加上大量泥沙等隨雨水沖到雨水渠,導致阻塞和水浸。
就此,署方今次會加強巡查和清理附近一帶的公共雨水排放系統,確保暢通無阻,並派承建商駐守。
設應變隊惡劣天氣下出勤
他表示,渠務署自2020年起已實行及時清渠安排,包括在預計有暴風雨來臨前,調配人手檢查全港約220個易被垃圾、樹葉堵塞的位置,有需要時更會即時安排清理淤塞管道和河道。同時,渠務署設有緊急事故中心,在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八號或以上風球生效時啟動,屆時會調配應變小隊,共有約70隊、約250名工人,處理各區水浸報告及清理淤塞管道。
渠務署早前更引入機械人進行清淤工作,免卻工人進入狹窄和長時間被水淹浸的工作環境,減低工作風險之餘,又可提升清淤效率。現時該署有6部清淤機械人,在上月連場暴雨過後,渠務署已經調配機動性較高的清淤機械人,為管道及河道進行緊急清淤的工作。
為了更有效沖散渠道中的淤塞物,渠務署九龍及新界南渠務部助理工程督察王卓恩介紹,全港有逾30輛通渠車,車身備有6,000升的水箱及直徑一吋長的水喉,出水量約150至200升,水壓達200至250巴數,裝有鑽頭多角度射出高壓水柱,以沖散淤塞物。
約300地點設裝置系統監控
同時,為了實時收集各主要河流、水道和進水口的水位或潮位等資訊,楊家俊表示,渠務署已在全港約300個地點安裝「遠程防洪裝置系統」,包括水文站及水位傳感器等,當出現水位不正常時,可派人及時清理。
被問到是否已經清理受上次颱風和暴雨影響的管道,楊家俊表示,每次颱風之後署方都會安排承建商隊伍檢查和清理受淤塞管道。是次因應「小犬」會加緊注意有關位置,加強巡查和清理附近一帶的公共雨水排放系統,確保暢通無阻,並派承建商駐守,以及設有24小時熱線2300 1110,如市民發現管道阻塞或水浸,可致電報告。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