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人統一身份認證 跨境政務辦理更便捷

粵港澳「跨境通辦」合作深度發展,三地出行與交流將更便捷。圖為口岸通關。 香港文匯報廣東傳真
港澳居民在內地通過「跨境通辦」政務服務設備辦理商事業務。 資料圖片

廣東發布「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以數字化促互通融合

廣東省公布《「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明確以數字化促進粵港澳三地經濟發展、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目標。行動方案具體規劃了包括要素、商事、產業、生活等在內7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在「推動政府服務銜接融合,實現灣區居民『生活通』」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

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魏文濤說,粵港兩地創新建立粵港在線身份互認體系,在國內首次實現內地政務系統對香港市民身份的在線認證。香港市民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時,選擇通過香港「智方便」認證,即可順利完成身份核驗,線上辦理內地政務服務。

今年以來,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會同各地、各部門和港澳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啟動了「數字灣區」建設工作。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楊鵬飛表示,「數字灣區」建設的目標是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化最高水平的灣區。而「數字灣區」建設將依託橫琴、前海、南沙等區域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平台的示範效應,探索建設「粵港澳數據特區」。「我們非常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建立三地『數字灣區』聯合工作機制,形成政企高效協同、資源整合共享的工作推進體系。」

將上線「灣事通」對接「智方便」

針對實現灣區居民「生活通」,行動方案從兩個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在推動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動大灣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標準銜接,按照用戶授權原則,着力打通粵港澳三地政務服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即回鄉證)等港澳居民高頻事項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另一方面,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居民通信、交通、食住行的需要,「灣事通」泛公共服務平台將亮相。行動規劃指出,推動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系列」移動政務服務平台與香港「智方便」、澳門「一戶通」等政府服務平台對接互認。充分聚合和引導社會力量,打造「灣事通」泛公共服務與資訊平台,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關、通信、支付、求職、養老、醫療、教育、保險、吃住遊等場景和習慣,提供無感、便捷的跨境服務。拓展跨境電子錢包、數字貨幣、移動支付等應用在大灣區互認互通。

據了解, 「灣事通」小程序將於近日在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同步上線。魏文濤介紹說,「灣事通」為在大灣區跨境工作、生活、旅遊的民眾,提供無感便捷的服務。譬如,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時只要通過「灣事通」小程序,就可快速預約辦理通行證件、查詢附近出入境辦事大廳、辦理境外手機流量套餐等服務。港澳居民前往內地,用「灣事通」也可享受同樣以回鄉證辦理指引及預約、「港車北上」指引、通關、交通、生活等「一站式」服務。

魏文濤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改進用戶體驗,推動更多泛公共服務進駐灣事通小程序,以數字化實現『一碼暢行灣區』,構建灣區優質生活圈。」

加快推動回鄉證享同等便利

行動方案還明確將進一步豐富回鄉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大灣區的便利應用場景。行動方案指出,將加快推動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大灣區交通、住宿、求職、保險、電子貨幣、購票、金融、電信、財產登記等業務辦理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身份證同等便利,指導通信運營商對相關網站、平台身份認證及服務功能優化升級。加快粵港澳三地養老領域數字化合作,開展大灣區智慧養老試點,鼓勵社會力量整合利用三地康養資源和先進模式,提供精細便捷的養老服務。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