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

       在辭別2023迎接2024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互聯網發表了2024年新年賀詞。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總結了過去一年不平凡的征程,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穫,令各界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對於未來的目標和願景,習主席用一句很樸素的說話來描述,「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中國傳統「治道」講的是家國一體,民富則國強,國富則民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歸根究底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古人用「大同」來形容這種「治世」,是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和諧的社會,追求的是一種普遍的幸福和繁榮。這正是中國式的「治道」。香港正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完善地區治理體系,新一屆區議會亦正式就位,這些制度建設不是為了「政治分肥」,而是為了做好香港的基層治理,做好各種民生工作,目的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習主席的講話為香港之治提出了目標和方向。

      過去一年對全中國都是不平常的一年,中央在年初推動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控住疫情、穩住經濟、有序復常,為中國經濟回暖注入了動力。回看過去一年成就,不能只盯着GDP,也要看到國家的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更加健全,國家成功突破了大量「卡脖子」問題,高新產業加快發展。實現糧食「二十連豐」,在西方國家由於俄烏戰爭及高通脹導致糧食價格飛漲以至糧食危機的情況下,國家卻成功解決了糧食問題。在發展上,各個大型規劃全面推動,東北發展、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都展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和潛力。這些發展都不是單單幾個GDP數字就足以反映。一些西方媒體及政客總是戴有色眼鏡看中國經濟,拿着幾個數字大造文章,完全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全世界的國家和經濟體在當前大變局下,都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不是中國獨有,各界既要看到當前的困難,更要看到國家的發展前景和底氣,沒有必要被一些媒體「帶節奏」。過分唱衰、盲目唱好都是不必要,關鍵是客觀看清真像,看到國家的經濟活力。過去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挑戰,在於創新能力不足,這也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一環。在過去一年,國家在創新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績,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鬥者號」極限深潛。國產的手機、電子產業,以至新能源等設備風靡全球,中國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突破了一個接一個的挑戰,這些成就都應全面認識和審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國家將會堅定不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加速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習主席在賀詞中更沒有忘記香港,特別提到「繼續支持香港、澳門發揮自身優勢,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香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中央支持香港發揮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是希望香港能夠進一步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助力國家強國建設,並從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動能。這是中央對香港的期望,也是具體的發展任務。香港的價值不在於政治,而在於經濟,一個長期陷入政治對立內耗的香港,不符合香港自身的利益,更不符合國家的利益,「治港者」對此應有準確的認識。

      在民生問題上,習主席表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具體就是「孩子的扶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人的就醫養老,是家務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這番講話充分流露出濃厚的民本思想和情懷。國家富強為的是國安、家安、民安。國家發展為的是人民,人民能否過上更好的生活是對執政者最重要的評分,而不是什麼國際機構的排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讓人民滿意,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目標,特別是經歷過這幾年社會動盪的香港,更需要切實做好民生工作。民生工作的本質並不複雜,也不需要各種漂亮、高大上的口號,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人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青年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兒童有更好的照料,老人有更好的照料,社區有更和睦的氛圍,「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這些正是地區治理的真正目標,也是特區政府以及新一屆區議會責無旁貸的職責。

      作者為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新華社

      來源:香港橙新聞網[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