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目標2050年碳中和 全球可持續發展融資需求殷
全球愈來愈重視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要實現《巴黎協定》中控制升溫1.5℃的目標,年度氣候融資投資到2030年達到約9萬億美元,到2050年達到10萬億美元。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在背靠祖國同時擁有聯繫全球的優勢,不少分析都看好香港有望結合金融及創科優勢力拓綠色金融產業,能進一步提升金融競爭力。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論壇時形容,國家和全球各國正在努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和技術都極其巨大,特區政府的目標是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他強調香港將用好自身優勢,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綠色未來貢獻力量,並為自身取得更好的發展。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上月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時,寄語香港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構築香港競爭新優勢,其中一大方向是發展綠色金融。陳茂波昨出席「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致辭時認同,香港是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為綠色和轉型項目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又引述數據指,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居亞洲首位,佔市場總額超過三分之一。他強調香港在國際綠色標準的制訂、綠色項目的認證,以及綠色人才的培訓等方面,也在積極參與並貢獻力量。
打造香港綠色金融科技樞紐
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指出,為達到「雙碳」目標,特區政府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他指,特區政府已設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協助邁向國家及香港的碳中和目標。在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繼「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的成功經驗後,2024年上半年推出專為綠色金融科技而設的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推動開發科技方案,為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拓闊綠色金融科技的生態圈,打造香港為綠色金融科技樞紐。
陳茂波昨日亦特別提到特區政府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0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約1.3億元。此外,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各項資助計劃至今已批出約140項與綠色科技相關的研發項目,資助總額也超過4億元。他又提到,在政府政策支持、本地企業家不懈奮鬥下,不少在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培育的綠色企業,已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打開本地以及東南亞和中東的市場。
港綠債數量居亞洲市場首位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日前出席峰會致辭時亦認為,全球正處於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時刻,金融是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他提到,香港作為亞洲國際綠色債券中心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致力於為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國際發行人提供優質的綠色融資平台,而去年香港發行的綠色永續債務(包括債券和貸款)總額逾500億美元,其中香港發行的綠色永續債券數量位居亞洲市場首位,佔全球市場三分之一以上,他認為有關數據鞏固了香港在綠色及可持續項目融資的領先地位。
昨日的「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出席的嘉賓還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盧新寧,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白春禮,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等。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