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年前在香港發表重要講話,對香港提出「四個必須」、「四點希望」,成為他的施政藍圖。兩年來,特區政府貫徹習近平主席對香港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共同努力下,本屆政府推出的不少政策已愈見成效。李家超並指出未來工作的三大方向,包括全力發展經濟,聚焦改善民生;強化自身優勢,發掘新增長點;把握國家國際雙機遇,搭上國家發展快車。多位香港各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肯定特區政府在維護「一國兩制」方針行穩致遠、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完善地區治理、培養人才等方面的突出成績,亦建議特區未來在發展新興產業、優化公共服務、教育建設等方面積極進取,呼籲香港市民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配合施政,堅定不移踐行「一國兩制」方針。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吳良好表示,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並積極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定能發揮所長,透過發展新興產業、部署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一系列舉措,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呈現發展新氣象。如今香港在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新征程上,他呼籲社會各界更須支持配合特區政府的工作,為「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再建新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陳仲尼表示,特區政府積極擴展職業專才教育,支持應用科學大學的發展,這有助於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職業技能的人才。目前,香港正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本地有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大學,教育局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促進國際化和多元文化體驗,相信能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為香港和國家的教育建設作出貢獻。
推動科技創新 激發經濟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佘德聰表示,在安全層面,香港應繼續築牢法治屏障,守護國家安全與穩定;在經濟發展上,要深化與內地合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並推動科技創新,激發經濟活力。同時,致力於提升民生福祉,優化公共服務,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
他希望廣大市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堅定踐行「一國兩制」不動搖。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楊莉珊表示,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兩年以來,香港進一步穩固了「一國兩制」的根基,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落實,標誌香港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在民生層面,近期政府在房屋、教育、青年及人才引進、生育及安老、北部都會區等政策頻出且實操性、針對性強,為推動經濟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本屆政府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補位發展,並強化香港自身優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積極角色。
續強化金融等核心產業
她說,在本屆特區政府務實穩健的作風下,香港正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未來香港要繼續強化金融、貿易和物流等核心產業,同時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新型工業化,積極拓展創新科技和綠色經濟等優勢領域;加強與內地及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促進人才和資本流動,利用北部都會區的空間優勢進一步釋放大灣區積蓄的動能,不斷深化和大灣區其他城市融合發展。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