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峰會猛人雲集 余偉文:香港重返國際舞台中央
自內地上月底推出「政策組合拳」振經濟後,港股表現反覆向好。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接受訪問時表示,近數周見到有不少資金,除了經過香港進入內地市場,亦有資金泊港,這些資金流之中大部分屬長期機構投資者,「不止亞洲區域,亦有歐美資金經過香港重返內地」,印證歐美投資者對港信心始終如一。他指出香港有資本市場、財富及資產管理,及人民幣國際化機遇等三大業務增長點,令外資持續布局香港。另外,本港年度金融盛事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11月18日至20日舉行,美歐大行多位「第一把手」及全球財金猛人雲集香港,見證「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中央」。
「國際投資者或國際金融機構對香港信心一直都強,即使之前較困難的幾年(他們信心都仍很強)。」余偉文特別提到,2022年受疫情影響,在國際已重新對外開放時,香港仍維持嚴格入境管理措施,曾令這些國際投資者出現「些少猶豫」,不過經歷兩屆金融峰會,邀請了這些投資者親身感受香港後,他留意到「這些外資對香港信心一直維持及加強」,其中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業務及人員亦一直擴張,雖然近兩年IPO業務稍為放緩,部分投行有人手調整,然而其他業務如財富管理、中介服務等一直有增聘人手,就整體而言「加的人數大於減」,反映這些外資對香港信心向來強勁。
內地重鎚振經濟 投資者信心大增
香港近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余偉文強調香港金融市場一定程度反映內地經濟,而歐美投資者大多作出環球配置,其中亞洲就包括內地、香港都有一定配置,不過他坦言過去兩年國際投資者或是出於憂慮,如受疫情後內地經濟回復不及預期快、加上內房受壓及消費信心減弱等因素,而將配置暫時挪去亞洲其他地區,然而內地上月出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不少國際投資者都認定是方向性轉變,令他們對內地整體經濟動力的信心大增。
「因為他們一直都低配了(香港及內地),現時他們將香港及內地的配置補回至原本計劃配置水平」。他亦留意到,近月香港金融機構業務表現尤為活躍,「有不少資金都是經過香港,一係流入香港股市,因為港股都相當反映內地情況,又或經過香港股票通,因為內地A股市場,有大約七成國際投資者都是經過香港的股票通投入內地」。
外資看好港家辦及離岸人民幣業務
余偉文亦透露與投資者溝通下,發現他們對香港近一兩年信心非常大,主因看到三大範疇都有頗大增長點,包括來自資本市場、財富及資產管理,以及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機遇。資本市場方面,市場對港股看法正面,加上本港亦是亞洲最大債券發行中心,就發行「點心債」、綠債等仍有提升空間。第二增長點來自財富及資產管理,因應本港近年推出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令本港對家辦吸引力大增,加上跨境理財通不斷擴張,帶動了不少資產公司、銀行作為理財中介等業務生意,加上其他政策如投資移民等都令香港在財富及資產管理方面有很大空間繼續發展。三則來自離岸人民幣業務,他指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不少企業早已瞄準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仍大有發展空間。
下月中舉行的金融峰會,料將有數百位財金界猛人匯聚香港,當中逾百位更是主席或行政總裁等「第一把手」,其中多家美資大行高層亦將出席。余偉文表示,峰會已踏入第三年舉行,由首屆宣布「香港重返國際舞台」,至第三屆「香港已然置身國際舞台中央」,因此今年主峰會的主題為「在變局中前航」,凸顯在面臨宏觀環境、地緣政局、科技創新和氣候變化等種種複雜的形勢叠加大變局下,國際金融界應該如何管控風險、順勢而行,繼續開拓新的發展機遇,而峰會未來更將成為恒常活動。
多位財金界巨頭下月聚首香港
已承諾出席峰會部分猛人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花旗集團行政總裁Jane Fraser
●瑞銀集團董事長Colm Kelleher
●法國巴黎銀行董事長樂明瀚
●三菱 UFJ 金融集團會長三毛兼承
●黑石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nathan Gray
●美國道富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Ronald P. O’Hanley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Ted Pick
●阿波羅全球管理首席執行官 Marc Rowan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
●資本集團總裁兼行政總裁Mike Gitlin
●摩根大通總裁兼首席運營官Daniel Pinto
●滙豐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Bill Winters
●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
●城堡證券首席執行官趙鵬
●KKR 聯席行政總裁Joe Bae
資料來源:金管局
整理:記者 馬翠媚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