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媽」與龍鳳胎寶寶今起「同框」見公眾

「盈盈」和龍鳳胎與傳媒見面。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盈盈」和龍鳳胎寶寶互動。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媽媽不忘小憩的「家姐」,特別爬到樹上把牠叫醒。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海洋公園川金絲猴誕下第四隻猴BB。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海洋公園宣布由今日(22日)起,一對大熊貓龍鳳胎會於「大熊貓之旅」展館內首度在媽媽「盈盈」身旁一起與公眾見面,展館的開放時間亦從之前的下午3時閉館延長至4時30分,公眾可一起見證大熊貓寶寶邁向成長的新篇章。園方期望讓「家姐」和「細佬」在多元化的環境中,與媽媽共享親子時光,一同探索四周。訪客憑「時間票」入場,可於展館中間位置的大熊貓棲息地前駐足約3分鐘,細賞三口子的互動過程。有市民對大熊貓親子同樂的場景充滿期待。

憑「時間票」可參觀約3分鐘

海洋公園於昨日下午率先安排傳媒進入展館預覽親子「同框」相處的場景。可能是午後陽光溫暖,「家姐」趴在樹杈上小憩,「細佬」則先與媽媽「盈盈」親子互動,但媽媽亦不忘「家姐」,特別爬到樹上把牠叫醒,一家三口互動情景十分溫馨。

為配合訪客觀看親子相處的場景,展館由今日起延長了1.5小時開放時間,並將實施全新定時入場安排。訪客憑「時間票」入場,可於展館中間位置的大熊貓棲息地前駐足大約3分鐘,細賞大熊貓寶寶與媽媽互動的萌態,然後繼續往前方的棲息地觀看大熊貓爸爸「樂樂」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園方表示,每節3分鐘的參觀時間館內可容納40名至50名訪客,冀能保證遊人有良好的參觀體驗。

在媽媽引領下鍛煉生活技能

據了解,園方未來還會安排「大熊貓之旅」中間位置及入口附近的棲息地,一併開放予「盈盈」及一對大熊貓寶寶使用,為大熊貓寶寶締造更富挑戰性及啟發性的環境,讓牠們在媽媽的引領下盡情探索及鍛煉各種生活技能。海洋公園工作人員盧芷珊表示,「家姐」「細佬」在母親身邊可學習一些人類無法教授的知識,例如分辨氣味等。

園方表示,團隊一直以大熊貓寶寶的福祉和成長過程為首要考量,數月來除了日以繼夜悉心照料及觀察「家姐」和「細佬」,更循序漸進地引導牠們探索新事物。階段式的引導策略,是確保大熊貓寶寶順利適應環境及茁壯成長的要素。

京客讚工作人員態度佳

園內還有同樣幸福的珍稀川金絲猴家族,「其其」、「樂樂」的第四孩子出生約兩個月,如今已識跑識跳了,活力滿滿,公眾可在「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內一睹川金絲猴家族以及牠們的鄰居——大熊貓「安安」「可可」的可愛日常。

張太太昨日帶六歲女兒到海洋公園遊玩,特別去看了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女兒喜歡活潑好動的「細佬」,參觀後還買了一個大熊貓款式的斜背包。得知三口子今後會「同框」互動,張太太希望再帶女兒來看看。

從北京來的潘先生一家三口表示,剛到香港還不清楚園內原來有一對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又指海洋公園相對內地其他動物園的排隊時間,已經算短了,並讚園內工作人員的態度良好。

中學生商同學昨日到海洋公園參加學校活動,由於排隊看大熊貓的人龍較長,最終決定放棄,但她之前一直關注這對龍鳳胎,「下次會來看牠們親子的互動,一定很有趣。」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