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極速獲批!寧德時代港股上市邁出關鍵一步

3月25日晚間,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224.450, 6.47, 2.97%)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300750.SZ)發佈重大公告,正式啓動赴港二次上市進程。根據公告披露,公司已於3月25日正式取得中國證監會出具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本次擬發行的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數量不超過2.2億股。

根據公告內容,寧德時代此次赴港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聯交所的最終批准,但中國證監會的備案落地已為發行掃清關鍵政策障礙。若以寧德時代當前A股股價估算,此次H股募資規模或達數百億元人民幣,資金將主要用於海外產能建設、技術研發及流動資金補充。

寧德時代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不僅將進一步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加速全球化戰略佈局,也將為公司未來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創同類審批效率紀錄

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寧德時代此次赴港上市計劃自啓動以來便備受關注。2024年12月,寧德時代首次公告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隨後於2025年2月11日向港交所正式遞交申請。據市場消息,此次IPO擬募集資金約50—60億美元,有望成為2025年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項目,也是自2021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最具份量的新股發行。

汽車分析師田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寧德時代選擇啓動H股發行,既有利於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優化股東結構,強化全球品牌影響力,也是其深化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佈局。特別是考慮到當前港股市場估值體系與新能源賽道的高成長性,此次發行有望形成‘A+H’雙資本運作平台,為企業後續的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提供更強資本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項目自證監會受理至獲批僅歷時25個工作日,較常規審核週期縮短近40%,創下中資企業境外上市備案最快紀錄。這一高效審批背後,既體現了監管部門對新能源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持,也反映出企業自身過硬的合規能力。

記者瞭解到,快速獲批與2024年4月證監會發佈的《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有關。該政策明確提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並優化了跨境監管協作機制。分析人士指出,寧德時代案例正是這一政策導向的最佳實踐,既強化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為內地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融資平台。

儘管當前港股市場整體承壓,但寧德時代IPO仍獲得國際資本青睞。據瞭解,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國際長線機構在內的多家投資者已表達錨定投資意向。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33.720, 0.39, 1.17%)等聯席保薦人預測,考慮到公司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領先優勢,上市後有望快速納入恆生指數成份股。

在田力看來,此次IPO的順利推進,對新能源產業鏈具有多重示範意義。一方面,其創新的「境內備案+境外上市」模式為同類企業提供了可複製的合規樣本;另一方面,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倒逼,將促進中國新能源(2.290, -0.03, -1.29%)產業鏈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與國際標準接軌。

雙重上市的背後因素

進入2025年,港股新股市場延續了去年的火熱態勢,中資企業的上市熱情尤為高漲。除寧德時代外,晶澳科技(10.160, -0.06, -0.59%)、南華期貨(11.710, -0.02, -0.17%)、三一重工(19.300, 0.20, 1.05%)等多家A股上市企業已明確表示啓動H股發行計劃,歌爾股份(21.070, 0.36, 1.74%)更選擇將旗下微電子業務分拆至香港獨立上市。

業內人士分析,這股赴港上市潮背後存在兩大核心驅動力(11.010, -1.50, -11.99%):一方面,隨著兩地市場估值差異的逐步縮小,港股對內地企業的吸引力顯著增強;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國際化發展需求迫切,通過港股平台既能拓寬融資渠道,又可搭建全球化資本網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現的「A+H」雙平台架構趨勢,不僅反映企業對國際資本的戰略需求,更透露出中國龍頭企業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的深層佈局。

而寧德時代加速推進赴港上市進程,正是與其近年來全球市場開拓的深層佈局形成緊密呼應。根據其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公司此次港股募資將重點投向三大領域:加快海外生產基地建設、深化全球業務網絡覆蓋及強化境外資金流動性儲備,旨在為其國際化長期戰略構築更穩固的財務支撐體系。

翻閱2024年財報可發現,儘管寧德時代境外收入佔比出現階段性回調至30.48%,營收規模較上年縮減約15.7%,但淨利潤同比增長15.01%,達507億元。這些數據背後折射出的正是拓展海外市場的緊迫性。東吳證券(7.510, -0.07, -0.92%)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曾朵紅指出:「儘管歐洲市場去年受需求波動影響導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16%,但電動化轉型的宏觀趨勢未改。隨著產能項目陸續投產,2026年或將成為寧德時代海外業務增長的爆發窗口。」

在全球化棋局中,寧德時代已構建起頗具競爭力的市場護城河。其客戶群體覆蓋寶馬、奔馳、斯特蘭蒂斯等國際汽車巨頭,同時在儲能領域與NextEra、沃旭能源等40余家頂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形成覆蓋「車+儲」雙輪驅動的全球生態鏈。截至2024年底,其儲能系統已在1700余個國際項目中落地,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滲透能力。

重資產佈局方面,公司在歐洲持續加碼:德國圖林根工廠18億歐元投資已落地,匈牙利超級工廠73.4億美元項目正加速推進,與斯特蘭蒂斯聯合建設的西班牙工廠亦形成產能協同。但值得關注的是,僅匈牙利工廠一、二期工程尚存42億歐元資金缺口,疊加印尼供應鏈佈局及北美建廠規劃,資金儲備壓力成為戰略推進的關鍵變量。

選擇港股作為二次上市地,寧德時代展現出多維戰略考量。政策層面,港交所去年推出的「快速審批通道」為超百億市值A股公司打開制度便利,顯著壓縮上市週期。資本層面,搭建H股平台不僅能引入國際長線資本優化股權結構,更可在當前地緣政治複雜背景下,通過資本多元化分散風險。從估值管理角度看,A股股價經歷年波動後,H股上市既能享受兩地溢價效應,又可借助國際投資者平衡估值波動,實現市值管理的雙重目標。

「寧德時代選擇兩地上市有多種好處。」田力表示,首先是融資靈活性,港股市場深度足夠承接大額融資需求,比如後續如果佈局北美市場需要百億級資金,H股平台能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其次是國際話語權的提升,成為「A+H」股公司後,寧德時代在ESG評級、國際指數納入等方面會獲得更多主動權,這對拓展全球客戶、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都有戰略價值。

 

來源:華夏時報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