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讚政府預早構建全方位防災系統 展現「愛國者治港」良政善治新貌
破壞力驚人的「風王」、超強颱風「樺加沙」於周二和周三(23日和24日)橫掃香港期間,全港多區出現塌樹、水浸及山泥傾瀉,可幸並沒有發生重大人命傷亡事故,颱風過後整個城市更是迅速復常。面對「樺加沙」帶來的嚴峻挑戰,特區政府展現了系統化的超前部署、高效的動員及快速的應變能力,令香港成功抵禦了這次風災。多位立法會議員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肯定和讚揚特區政府構建了全方位的防災系統,最大程度地保護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展示了「愛國者治港」新階段之下的良政善治新面貌。
關鍵一:超前部署
當「樺加沙」於周一(22日)逐漸逼近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已特別指示保安局提早於當日上午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預先做好統籌及應變部署。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對特區政府今次應對「樺加沙」的部署與防災安排表示非常讚賞,她提到政府展現了系統化的超前部署,令社會安然度過風災。
葛珮帆指出,在「樺加沙」吹襲香港前,特區政府預早通知學校在颱風下的停課安排,讓家長及早安排;又協調渠務署派遣緊急應變隊伍巡查及處理有關水浸求助個案,安裝及強化可拆卸式擋水板等,並提供了超過6.8萬個沙包供市民使用;民政處亦在發出8號風球前,開放多個臨時庇護中心,供居住在寮屋及天台屋等有需要市民入住。「可見遠在颱風殺到之前,香港已嚴陣以待,構建了全方位防災準備,最大程度地保護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葛珮帆說,比較超強颱風「山竹」過後,多區一片狼藉與塌樹,打工仔要「爬樹返工」;今次為應對「樺加沙」可能帶來的影響,特區政府超前部署啟動應急機制,協調消防處、路政署、運輸署等部門,迅速善後清理道路上的塌樹、障礙物及淤塞的道路集水溝和渠道,在政府及時妥當的安排下,市面迅速復常,她收到很多市民都反映非常滿意。
關鍵二:高效動員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在「樺加沙」逼近香港前後,迅速統籌協調各相關政府部門,做好周全應對措施,全力減低颱風對市民的影響。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充分肯定政府部門及地區義工在風災前後展現的高效協作,尤其對渠務署、環保署、北區民政處等團隊迅速清理塌樹、疏通積水表示讚揚。
在「樺加沙」襲港前後,陳月明連日深入新界北地區前線,協調風前部署及颱風後視察。她表示,在颱風來臨前,政府團隊與打鼓嶺鄉事會、兩個地區(打鼓嶺及新田)辦事處已透過「超前部署」機制,提前組織村民加固門窗、清理鄉內渠道、儲備物資,並針對低窪地區制定撤離方案。她特別提到新田等曾在暴雨中嚴重水浸的區域,因預先準備得當,此次風災中受控程度明顯提升。
關鍵三:快速應變
當「樺加沙」於周三(24日)早上較後時間開始逐漸遠離香港,各政府部門已提早迅速開展全方位的善後工作,以期讓市面盡快復常。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特區政府應變效能顯著提升,災後復原迅速有序,尤其科技助力與跨部門協作,體現「以民為本」治理思路。
陳凱欣指出,主要幹道清理效率全面提升,十號風球取消後不足4小時,跨部門小組便動用近200輛車輛清理路障,本港各主要幹道至昨日早上返工返學繁忙時間都很暢順,與颱風「山竹」時相比,實在是進步很多。「更值得肯定的是,面對各區水浸黑點及低窪地區,政府一早提前購入多部『龍吸水』排水機械人,同時預早派出『龍吸水』戒備,令水浸地區短時間內積水消退,減少對行人影響及商戶的損失。」
陳凱欣續說,民生保障上,政府預判及時,提早開放多個庇護中心;「應急資訊平台」實時更新資訊,24小時熱線回應求助。雖個別舊區清理仍有改進空間,但總體打破部門協調遲滯問題,以「科技+聯動」展現施政新風。她相信政府會繼續總結經驗,進一步優化災後機制,讓治理效能惠及更多市民。
來源:香港文匯報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