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耀宗:政府與立會命運共同體 做得唔好立法會有責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前夕,政府今日(16日)舉辦研討會,以「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為主題,討論新時代下行政立法無縫配合,提升管治效能。出席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前人大常委、香港再出發大聯秘書長譚耀宗解讀「無縫配合」時指,政府做出成績立法會有所功勞,「做得唔好立法會都有責任」、所以要並肩作戰,形容有如「命運共同體」。他說立法會要轉變過往的傳統監督功能,改為主動出謀獻策,立法會不應僅被動接收。

10月16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右)出席政府舉行的「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

譚耀宗:立法會與政府並肩作戰 「做得唔好立會有責」

譚耀宗在研究會上表示,香港終於迎來專注發展的好時機,引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指,立法會議員是管治的重要一環,要積極擔當作為,並與特區政府良性互動,為香港良政善治更好發揮。

他認為,今次研討會原意是行政長官想讓新議員熟習、做到「無縫」銜接;會上,他指自己「無咩好講」,「我16年時離開、所以隔咗咁多年要我講行政立法關係,講嘅嘢都講晒,如果重複大家唔好介意,聽咗就算」。譚耀宗認為過去議會有阻力,政府做出成績立法會有所功勞,「做得唔好立法會都有責任」、所以要並肩作戰。

譚耀宗強調行政立法機關要並肩合作。(直播截圖)

行政立法如「命運共同體」 立法會不應僅被動接收

譚耀宗強調,現階段行政立法必須建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做到榮辱與共,從思維到深度合作。政府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整個立法機關都應共同想方設法解決,在理念層面實現根本轉變,做到目標一致、上下同欲,達至最高合作效果。

在實踐層面,譚耀宗指出立法會不應僅停留於被動接收和事後審議,而應轉向主動參與。他以本屆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為良好示範,並以北部都會區規劃為例,建議議員不僅監督,更可主動出謀獻策,組織專家學者收集意見、撰寫報告,協助政策提速落實。

他提出,監督思路也應轉變:除查找政府不足之外,更應從優化角度出發,思考如何降低成本、縮短時間、減少周邊影響。這種積極態度既能對行政機關形成正向壓力,也可避免立法會被視為「橡皮圖章」。面對複雜國際形勢,行政立法更須團結一致,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

譚耀宗形容,立法會是培養和輸送行政機關人才的重要來源,被視為「政治旋轉門」(立法會直播截圖)

立法會是「政治旋轉門」

譚耀宗指「人才互通是實現良政善治的根本」。立法會作為培養和輸送行政機關人才的重要來源,被視為「政治旋轉門」。過去不少議員轉任問責官員,亦有政府官員轉任議員,他相信這可讓政策制定更接地氣,令立法會監督和質詢更加精準,相信人才在行政立法機關之間互通會成為常態,利於提升管治效能發展動力。

10月16日,特區政府舉行研討會,講述新時代下行政立法關係。(鄭子峰攝)

他樂見新面孔加入立法機關,帶來新視野、新思維與新動力,展現薪火相傳的活力。隨著香港在「八大中心」建設、北部都會區與河套發展、國家「十五五」規劃對接等方面承擔更多使命,高效團結的管治團隊至關重要,行政立法無縫配合顯得更加迫切。

最後,他呼籲全港市民、各行各業、社團組織一起動員起來,積極鼓勵投票,表達出支持愛國愛港,支持一國兩制的事業,「為香港美好的明天,投下信任的一票」。

 

來源:HK01 [2025-10-16]